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建设过硬队伍,强化法律监督能力”,为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与时俱进提升检察人员的政治站位、人民立场、责任担当、纪律作风,更加有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一、讲政治明法治,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做“两个维护”的忠诚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检察机关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是推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加有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行稳致远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必须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工作指针和行动准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听党指挥的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深刻把握政治与法治的内在联系,把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执行党的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统一起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规定在检察机关得到正确贯彻实施。
着力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保障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保障党的全面领导,就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首要任务履职尽责,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护航重大战略实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守护民生,从而保证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一体遵循、有效落实,在检察监督办案中落实和维护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始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不断跟上、适应党和人民对检察履职的更高要求、更高期待,不断提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怀初心守民心,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做司法为民的忠实履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求“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作为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官,必须牢记“人民”二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这是最高检党组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切法治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所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办案促进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
一要聚焦急难愁盼回应人民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持续做实检察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发挥好“护航民生”工作室作用,紧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办理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例,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二要坚持“如我在诉”办好每一个案件。对司法机关来说,一个案件,可能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天大的事。我们必须把“人民至上”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摒弃“捕得了、诉得了、判得了”的传统思维,打破“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程序了结”的传统模式,换位思考、情同此心、如我在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把法治的力度和温度有机统一起来,让公正司法与民心民意同频共振。
三要用心用情推动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信访工作,切实加大信访案件的审查力度,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等制度,同时把释法说理、矛盾化解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推进矛盾纠纷在检察办案各环节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妥善解决群众信访诉求。
三、能干事能担事,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做担当实干的积极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近年来,最高检党组鲜明提出要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并进一步提出“三个善于”的理念——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今年,全市开展了“争一流、当冠军”活动,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担当实干、拼搏奋斗,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作文章,以一流检察业绩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唯实惟先服务中心大局。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检察工作只有主动融入大局、能动服务发展,才能紧跟发展步伐、彰显检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重要论断,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了“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是最高检党组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于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效作出的工作安排。我们要以“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牵引,深入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充分发挥好“企航”法律服务中心作用,研究制定服务保障意见举措,立足检察职能提供全方位法治护航,以法治力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充分彰显服从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的检察担当。
善作善成强化法律监督。当前,随着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更加迫切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检察机关既是司法办案机关,也是法律监督机关,首先要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确保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要跟进调整业务重点和发力点,在量、质、效方面下功夫、抓提升,确保检察业务稳中有进、健康发展,努力推动争一流,当冠军;同时,要主动履职,积极推动各方协作配合、同向发力,在双赢多赢共赢中实现监督效果最大化。要与法院、公安经常性交流会商,持续深化协同协作,强化配合制约,更加有效集聚法治智慧、汇聚法治合力,守住法治底线,维护司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见行见效推进社会治理。检察机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办准办好个案的同时,必须在办案中多走一步、多想一层,通过办理个案,促进解决一类案件甚至一个领域、一个方面的共性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同类案件反复发生,达到“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检察建议是推进诉源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从具体办案向深化分析研判延伸,从司法办案向促进社会治理延伸,更加注重透过案件背后的发案原因,从制度机制上找漏洞,从可整改、能见效的角度入手,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以诉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要强化优秀、成熟数字监督模型的复用、改造,推动高质高效的法律监督创新提升。要紧盯司法办案难点堵点问题,探索构建“解析个案、梳理要素、构建模型、类案治理、融合监督”的大数据检察监督路径,依法能动集纳、碰撞、挖掘数据,培育孵化具有本地特色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更好发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提升业务质效的促推作用,推动法律监督由点到面、由个案到类案、由一域到全域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四、明底线筑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清正廉洁的有力执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抓紧抓实党纪学习教育,锤炼政治忠诚,筑牢廉洁防线,强化法律监督,提升履职质效,担负起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职责使命。
抓实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我们只有严守党的纪律规矩,才能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守住廉洁自律底线。要经常不断增强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政治自觉,全面准确落实党的纪律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效履职办案成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持之以恒纠治执法司法领域不正之风。
从严从实加强自我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机关明确提出“既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更要勇于自我监督”的要求。勇于自我监督是检察机关坚持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发扬斗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底气所在。要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绷紧自我监督这根弦,落实全面从严治检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在平常。要用好以案促改,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结合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举一反三、深入查找和整改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检察绩效考核、案件监督管理等长效机制,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确保检察权依法规范公正高效廉洁运行。
慎始慎终强化廉洁自律。要不断涵养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节俭朴素,力戒奢靡,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在物质上知足知止、在生活上克勤克俭,切实守住交往关、言行关、生活关。人际交往要有原则、有规矩、有底线,给自己装上“防火墙”“过滤网”,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不断提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工作成效,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系张家口市万全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黄强)